第470章 时代变了
  砰——噗啦啦啦——
  伴随着一声炮响,接着是一阵相比于炮弹碎体、落地,显得十分散碎的碰撞声。
  只见一颗颗半寸直径的小铁珠,稀里哗啦的从炮筒中“喷”了出来。
  尺、寸,最终还是选择了三尺一米,十寸一尺,而没有在尺和米之间继续选择十进制,毕竟尺的概念更加根深蒂固。
  炮用“霰弹”的射程,远不如实心弹,不过细密霰弹喷出后,直接将身前百米的敌人打成筛子。
  同样在弹力下,霰弹也能够发挥“溅射”效果,更增打击面积……
  只见高顺指挥的骑兵,在靠近“安全线”前,被狠狠的扒了层皮!
  如果是正常将领指挥,哪怕五人一长、基层战将齐备,现在也肯定彻底溃阵,也就只有高顺的约束能力,能够强行微操、制止了混乱——经过三次炮击,实验骑兵减员过半,同时也令高顺的微操大幅提升……
  在高顺的强行控制下,实验骑兵淅淅沥沥的进入了安全范围,这一轮的实验宣告结束!
  白图这时则是说道:“其实还有一种炮弹,刚刚仲达太果断,根本没给元直使用的机会,可以让他空试一下。”说着白图让传令兵去传令徐庶。
  接着只见徐庶又对空地演示了一下,同样是一颗颗小弹丸,不过这次是在炮弹大的薄铁桶中,发射时仰角比霰弹更大。
  也就是所谓的“葡萄弹”。
  相比霰弹,葡萄弹在射出炮膛时,依旧是一个整体,会在射出一段距离后,甚至碰撞目标之后再散开。
  因此射程虽比实心弹要近,但远远比霰弹要远,不过攻击范围也比霰弹要小不少,性质在两者之间。
  不过之前高顺毫不犹豫的冲锋,而且在强约束下也没有兵溃徘徊的迹象,所以这中程攻击的葡萄弹没有用上……
  至于高爆弹、或者说是开花弹,工部之前也一直在尝试,可惜因为引捻的难关没有解决,稳定性太差,目前性价比并不高。
  历史上传统的“开花弹”,其实和实心弹的诞生时期差不多,不仅是西方,东方的大明王朝也有开花弹。
  不过这类原始的开花弹,原理是在炮弹前,也插着引捻,在装弹后从炮口点燃炮弹的引捻,再从后面点燃发射炮弹的火药……
  一旦时间掌握不当,要么是不爆、要么是炸膛,这种开花弹工部现在也能制作,不过炸膛率高达1%。
  别小看1%,对个体来说,一件1%死伤率的事情,没人会一直去做,而炮兵发射炮弹可不是一两次,而是必须连续去做的。
  高达1%的炸膛率,足以令炮兵士气全无,连发射一般炮弹时也备受影响。
  历史上无论是大明,还是西方,对传统开花弹都并不倚重,直到后来出现木管引信——一种可以被炮弹发射时的热量引燃的延迟引信出现,高爆弹才重新回到列强的视野中,并且迅速成为主流。
  不过实心弹的进阶穿甲弹,也一直没有落伍,毕竟即使杀伤士兵弱一些,但其对防御工事、装甲的破坏,却是无法取代的。
  二战时中华军队就是吃了开花弹多、穿甲弹少的亏,导致望墙兴叹,明明是被侵略的一方,却只能拆掉城墙。
  高爆弹之所以迅速流行,也并不是为了杀伤步兵,而是因为当时部分列强还没有全套换置装甲舰,还有大批的木质战船。
  实心弹足以打穿木质战船,但是在海战中,必须要破坏船下部的密封舱,才能够彻底击沉对方,否则即使上部船舱部分被穿得稀烂、甲板也被砸穿,只要密封舱不进水,就有重整再战的机会。
  用实心弹打海面下的部分,会被海水阻拦、效果不佳,只有刚好打到吃水线上方、同时还足够低的位置,才算是“暴击”。
  而高爆弹因为落在甲板上之后还能爆炸,有几率炸损下面的密封舱,顿时成为收割木制战船的利器。
  那也是高爆弹唯一彻底胜过穿甲弹的阶段,很快各国都发现了这一点,纷纷换置装甲舰。
  而装甲舰对轰的话,以当时高爆弹的火力,就显得隔靴搔痒,更多的是针对水手。
  于是大家纷纷又改回了实心弹、也就是穿甲弹互射的局面,直到后来有了鱼雷,出现了直接攻击水下部分的骚操作,又占据了海战的半壁江山……
  白图大约知道延迟引捻的原理,但不知道那是什么材料、什么东西,所以只是给工部提供了思路,目前工部还在不断的实验中。
  这时也能看出,楚国的科技比18世纪头部列强还是有不小差距——不仅有很多方面的短板,而且……对于各类的物质性质认知,或者说是掌握的“资料”,远远比不上火轮船纷纷出海的年代。
  毕竟一个是有着各方面人才的日积月累,另一个在靠硬盘不断跳科技……
  尤其是现在庞统的精力,还都在真气机方面,延迟引捻、火药改良这些工作,是于吉在做,所以效率会差一些。
  于吉的谋术“画符”可以提取,“炼丹”可以高效化学反应、分析物质性质,故而在这方面,的确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。
  不过……和庞统比起来,即使都是ssr,也是t5和t0的区别!
  于吉倒是也想过,跳出延迟引捻的角度来看,比如可以借助真气敏感物质,之后战将来用真气引爆。
  为此专门去和负责真气武器的黄月英商讨,结果……直接被黄月英否定。
  用真气引爆?
  的确很方便,但问题是只要对面战将真气一扫,炮弹也直接在半路就爆开!
  故而目前开花弹并没有在工部实际应用,楚国的火炮也都是适合移动的黑长直“山炮”,笨重的短粗大“臼炮”,同样也没有投入使用。
  而看到火炮的表现,除了之前就见过、甚至伸手接过的吕布,其他将领纷纷在惊讶的同时,也露出兴奋与不安共存的复杂神色。
  兴奋的自然是想到楚国有此利器,之后装备到军中的话……板甲?什么板甲?
  不安的同样也是想到楚国有此利器……
  他们担心的不是火炮会伤害自己,而是……火炮过于猛烈的改变战术环境后,会不会令原本熟悉的战场,变得陌生起来?
  那一声声巨响,仿佛是时代枷锁破碎的声音……
  自己之前的所学,真的还能够支撑今后的战斗吗?
  好在白公炮之前也效果斐然,故而也不是没人想过,将投石车用于平常交战,所以这些火炮,虽然已经在各方面胜过投石车,但还算提前有个适应!
  至于火炮的直接威胁,在场众人之中,除了并非武将出身的几人之外,对其他人来说,都不算什么。
  即使在乱军之中,要闪躲也很容易,比高手射出的冷箭威胁要小得多,甚至……作为金玉大将,硬接一两发实心弹也只是“难受”,更头部的吕布、孙策等等超脱神将,在神威状态下,完全可以用脸接!
  在众人七嘴八舌的提问之后,吕布也特地解释了一句:“之前我试过,火炮和其他武器一样,对神威状态的效果很小。”
  超脱神将的神威状态,无论是吕布的“鬼神”、还是赵云的“龙胆”,都会对非战将伤害,有进一步的免疫。
  和金玉战将的“本身防御力比鎏金战将更高”不同,神威状态下,更像是自身对普通伤害,有了额外的免疫。
  黄忠射出的和实心弹差不多威力的重箭,对吕布来说还要在意一下,但火炮射出的实心弹,吕布是真的可以脸接……
  不过对于吕布的这种“经验”,在场也就只有孙策、赵云、黄忠微微点了点头,其他人完全无视——神将?和我们有什么关系?
  能被请来评测的将军,哪个不是身经百战?
  哪怕是孙策,也有足以媲美任何名将的战场直觉……
  虽处于震撼之中,但大家问出的问题,也都显得很专业,从火炮的成本或者说是装备率、耐久性、可移动性、制造周期,到安全性、炮兵的训练难度,一个个直击重点的问题被问了出来。
  而负责火炮的于吉,这时也在白板上,用一张张资料和示意图,开始向大家答疑。
  楚国的火炮,安全性目前已经算是有保障,只要不违规操作、不超期服役,火炮炸膛率低于1%——这里的百分之一,不是炮弹炸膛、而是炮筒炸膛的几率,也就是指火炮达到使用次数限制、顺利退役的比例,超过99%!
  当然,如果违规操作,在发射后没有合格的清理炮膛,或是超量填装火药,亦或是日常保养不佳,那炸膛几率自然飙升。
  而服役次数限制,按照工部的建议,新炮从投入使用开始,可发射实心弹5000次……
  霰弹发射一次,以20次实心弹论处,葡萄弹以5次实心弹论处。
  霰弹是在膛内就已经散开,所以对炮膛的磨损十分严重,当然……炮兵方阵本身就不应该经常被近身到需要使用霰弹攻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