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8章 陈玉涵来了
  “我的意思你还不明白?”吴氏点了一下沈柳香的额头,“个死丫头,做事都不动脑子的。”
  沈柳香不是不动脑子,而是她害怕。
  张齐氏的肚子已经七个月了,而且个个都说这怀相一定是个儿子,那如何让她没儿子,这不是很明显的嘛。
  “娘,这可是……可是一条人命啊。”沈柳香的手都开始抖了起来。
  “不过是个还没出世的孩子,这算得什么人命?”吴氏紧紧地摁住了沈柳香的手。
  “不……不会吃官司的吗?”
  沈柳香倒不是心善下不了手,而是她怕这件事情被暴出来,自己脱不了身。
  “你傻不傻,这事儿当然得悄悄儿地做,还能让别人知道?”吴氏恨铁不成钢地瞪了沈柳香一眼,“这女人生孩子哪个不是九死一生,谁也说不出什么来。”
  “可是娘,我还是,还是害怕。”沈柳香虽然跋扈,但还真的没干过这种事情。
  吴氏看着沈柳香这个样子,也知道硬逼着她做指不定会怎样。
  “我来,你就当不知道,该怎么着就怎么着。”吴氏咬了咬牙道。
  “娘,你想要怎么着?”沈柳香松了一口气,但又好奇吴氏的做法。
  “这你就别管了。”吴氏瞥了沈柳香一眼,怕叫她知道露了馅。
  几日后,寒露一脸惊讶地看着广丹。
  “她去找稳婆?吴氏去找稳婆干什么?”
  广丹摇头:“马六是这么说的,齐家大儿媳还有几个月快生了,这会儿准备起来也是应该的。”
  寒露一声冷笑:“再怎么应该也不是吴氏去找,齐家老太太可是个精明的,这种事情怎么会让吴氏插手。”
  广丹一顿之后,才明白了寒露的意思。
  “娘子,难道吴氏还敢动手脚?”广丹说完便难以置信的咬着嘴唇。
  “她有什么不敢的,她敢得狠。”寒露告诉广丹,沈老汉和吴氏以前可是在大户人家做过奴仆的,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啊。
  而且究竟是因为什么最后离开的,还不知道呢。
  不过,寒露可以断定吴氏自己怕是没动过手,否则她对自己会更狠一些。
  “那娘子,我们怎么办?”广丹小声问道,心里不禁有些怕怕的。
  “先让马六跟着,看吴氏究竟要干什么。”寒露停下手中的笔,想了想叹了口气道,“若真是我猜想的这样,能提醒就提醒一声吧,多少也是条人命。”
  广丹终于松了口气,笑着道:“我这就去跟马六说。”
  寒露看着广丹的背影,不禁笑了,怀扬去了水月湾,因此和马六接触的事便让广丹接手了。
  最初的时候,广丹和马六说话的时候头都不敢抬,这会儿总算是放开了。
  笑了笑,寒露又一本正经地练字。
  现在生意不好,她练字的时间就多了,总不至于白浪费时间。
  刚写完一张纸,便听到门外嘈杂的声音传了过来,接着沈清跑了过来:“娘,姨母来了。”
  寒露顿时心里一喜,赶紧放下手里的笔,沈清已经跑到了书房门口。
  “你姨母呢?”寒露朝沈清身后望去,却没看到人。
  “在家呢,我是来告诉您。”沈清说着便过来牵寒露的手,“娘,快走吧。”
  寒露交待薛嬷嬷帮自己洗笔,然后便跟着沈清往家赶。
  走到家门口,碰到周婆子,又道:“赶紧去炖一只鸡。”
  周婆子第一次见到寒露这么高兴,忙去抓了一只最好的老母鸡,炖得烂烂的。
  寒露一进后院,便看到陈玉涵站在桂花树下和沈歌说话,袁兰青在一旁面无表情地看着。
  或许是因为换了环境,袁兰青这些日子又窝在房间里不出来,今天倒是特殊。
  看到袁兰青盯着沈歌的眼睛,寒露有些明白了。
  “姐,你终于过来了。”寒露喜不自禁地朝陈玉涵走了过去。
  “可不,你这里我还没来过呢。”陈玉涵抱着沈歌朝寒露走了过来,“这院子可真大,孩子们在这里成亲都够了。”
  “那你就住过来,随便哪间屋子,想怎么着都行。”寒露笑道。
  “瞧你这话说得,我还能怎么着?”陈玉涵嗔怪地看了寒露一眼,又叹道,“你这院子买得是极好的,只是现如今却遇到了天灾,身上的银钱可够用?”
  “够着呢。”寒露一副财大气粗的样子。
  陈玉涵知道就算是不够,寒露也不会说,因此也不再问,反正日子还长着。
  寒暄了几句后,陈玉涵告诉寒露,陈翠娥和沈槐花住到封蝉园了,等雨停了,她们就立即回去。
  寒露其实也猜到时了,二房跟着沈老汉和吴氏的估计也就是沈峭和沈成梁两个。
  沈成栋一直在清流镇给自己忙活着,陈翠娥必然是想住在封蝉园的,他们母子三个正好聚一聚。
  想到这儿,寒露不禁松了一口气,幸好沈家人不知道封蝉园的存在,否则肯定要往那里去。
  自己又不在,吴妈妈她们几个不知道能不能拦得住沈家呢。
  “姐,你在这儿多住些日子吧。”寒露真诚地说。
  “行,我听你的,这回我多住些日子。”陈玉涵笑着道。
  因为水月湾这一次的灾情比较严重,村子里的人大多都借住到亲戚家去了,就算水退了之后回来了,恐怕首先要做的也是耕种,识字这种事定是要往后推一推。
  至于绣花,那是挣钱的活计,倒是无碍。
  不过这个倒是可以让陈翠娥帮着收一下,到时候让吴妈妈那边派个人去水月湾对接一下就可以,倒不需要陈玉涵呆在那里。
  有陈玉涵在家里坐镇看着孩子们,寒露就更加放心了。
  而李知远再一次采取了寒露的建议,将粥棚设在县郊,又做了些简易的帐篷让难民们住。
  这样一来,安阳县城虽然没有城墙,但城里却是清静了许多,几乎和之前一般无二了。
  毕竟这些难民不是真正的暴民,他们逃难的目的也是为了有饭吃,粥棚在哪里,他们自然就要去哪里。
  只是若一开始的时候便这样做,难民们不一定会这么安静,他们或许会以为城里有更多的机会。